1,查验“交接班记录” 。
2.检查电气开关是否安全可靠,符合规范要求:检查接地是否良好,金属外壳的防 护装置与焊合外接线是否固定;检查进出接线端螺母是否紧固, 对有印刷线路放大板的焊 机接插件应接触良好。
3.检查电源及电缆线是否完好,并分开放置。
4.检查电流调节装置是否安全,粗调螺杆,螺母松紧应适度
5.工具附件齐全,可靠。
6.检查焊钳绝缘与夹持性能是否良好,位置是否正确。
7.检查电线是否受潮,电线不得与气体焊割设备的胶管交错混杂在燃易爆物品在危 险距离范围内。
二、操作
1.开关电源动作要迅速,若开关上有禁用牌,切勿合闸。
2.工作时如发现电源开关,保险装置,绝缘导线或电流、电压表常现象,有否易变 压器声响,有异常要立即停止工作,经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。
3.禁止在常有压力的容器及管道上进行焊接。
4.焊机用的焊接电缆接头不许超过 2 个以上。
5.雨雪天时,不得在没有顶棚的工作地点工作。
6. 焊接管子时应打开管子两端, 管子两端不准接触易燃易爆物品, 也不许对准人体。
三、工作后
1.断开焊接电源后,清理工作现场,检查并扑灭现场火星,把工具放在规定的地方。
2.按维护规程做好焊机的保养工作,并填写好“交接班记录” 。
气焊安全操作规程
一、气焊工必须了解气焊设备的构造和性能,应正确使用劳防用品,配备好作业应 带的安全带和安全帽。
二、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应保持不少于 5 公尺的安全距离。
三、氧气瓶应放在干燥、凉爽、空气流通的地方,不可将氧气瓶放在强烈的阳光下 或靠近高温的地方。
四、氧气和乙炔皮管,为专用皮管,不可互换使用。
五、点火时,先开焊枪上的乙炔气阀进行点火,然后再开氧气阀.调整火焰。
六、焊接场所不可放置汽油或其他任何易燃易爆物品。
七、在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完毕后,焊枪不能离手放下,必须关闭气阀将火焰熄灭方 可放下。八、焊接中,如焊枪发生爆炸声音或手感到振动时,应立即关闭乙炔阀,然后关闭 氧气阀,待其冷却后方可继续操作。
九、氧气瓶中须保留 0.5P 气压,不可用完。十、工作完毕后,应将气瓶气阀关紧,并拧上安全帽。
电焊安全操作规程
一、电焊工必须熟悉电焊机的构造和性能,工作时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,高空 作业应带安全帽和安全带。
二、操作前应检查焊机各部螺丝有无松动,接线联接处是否正常,接地是否良好。久放不用的电焊机上,再使用时应用摇表检查电焊机的绝缘是否良好。
三、检查一切电焊用具(焊钳、面罩等)是否安全可靠。
四、电焊机应放在清洁、干燥、通风的地方。五、在露天作业时,应有防止雨、雪的措施,以免电焊机受潮发生事故。
六、焊接场所不可放置汽油或其他任何易燃易爆物品。
七、工作完毕后应关断电源,收集工具,露天场所应将电焊机盖好,全部完毕后将 电焊机收回。
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
一、砂轮机必须装有合适规格的防护罩壳,不懂砂轮使用方法者不得擅自使用。
二、使用前要试转 3 分钟,观察砂轮转动是否平衡,试转时,操作人员应离开砂轮 的正面。
三、砂轮必须在速度稳定后才能使用,并经常保持砂轮圆形,用好后随手关机。
四、操作时,应戴好眼镜,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的侧面 30 度。
五、不可用回丝、毛巾衬着工件,磨削时不得用力过猛及撞击砂轮,在砂轮侧面磨 工件时推力不可过大。
六、严禁将大物体放在砂轮上磨,同时禁止在砂轮上磨木块、塑料、纸板等物体, 磨小物体时必须用钳子夹住,不可用手直接着磨。七、发现砂轮机有异常情况,应立即停用,在排除故障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使用。八、砂轮机只准一人使用,严禁多人同时合用。九、砂轮机靠背不准拆除,应根据砂轮磨损后的直径适当调整靠背和砂轮的距离。十、砂轮机应由专人保管,定期检查,调整及更换砂轮。
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要求
1、 对使用的起重机械、机具、工具、吊具和索具进行检查,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 方可使用,必要时要经过验证试验后认可。
2、 两人以上从事起重作业时,必须有一人任起重指挥,现场其他起得作业人员或 辅助人员必须听从起重指挥统一指挥。但发现紧急危险情况时, 任何人都可以发出符合要 求的停止信号和避让信号。
3、 起重作业时,起重吊具、索具、辅具等一律不准与电气线路交叉接触。
4、 吊起的重物在空中运行时不准碰撞任何其它设备或物体,禁止物体冲击式落 地,吊物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。
5、 认真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,作业前必须戴好安全帽。
单螺杆泵(G85-1S-7.5MBC3.3)操作规程
1、 打开进出口阀门,进出管系必须畅通无阻。
2、 新泵开启前,应用管子钳扳动泵轴数转并在泵进口注入足够的介质。
3、 确定泵的旋转方向和进出口不得反向。
4、 泵严禁干运转(干运转数分钟即会将定子烧坏) 。
5、 符合上述要求方可开泵,运行中要随时注意泵的流量、压力等状况,如发现流 量、压力突然变化或有异常声,应及时检查解决。
6、 MB 变速器只允许在机器运行中调速,否则会损坏变速器零件。
7、 对于输送有腐蚀性介质的泵,使用完毕后,应进行清洗,防止沉积或损坏。
8、 冬季泵停下不用时,应打开吸入室底部螺塞,放光积液,防止冰冻损坏。
行星锥盘无级变速机操作规程
1、 在使用前,应给变速机加入指定的润滑油。
2、 变速机工作环境的温度不得超过 40℃,工作油温表面不得超过 75℃。
3、 必须在开机情况下方可调速,否则将损坏机件。
4、 变速机出厂时,调速限位螺钉已经调整在极限位置,不得任意调整,以免损坏 机件。5、 变速机不得超过额定转矩 T 使用。
6、 不宜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固定速度使用,适用于正、反两向运转。
7、 如更换电机,应保留原装有油封的电机法兰。以免润滑油流入电机。
立式多级泵操作规程
一、 起动前准备
1、 用手拨转电机,叶轮应无卡磨现象,转动灵活;
2、 打开进口阀门,打开排气阀使液体充满整个泵腔,然后关闭排气阀;
3、 严禁机械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, 应先用手盘动泵联轴器几圈以使润滑水进入 机械密封端面,避免突然起动造成机械密封断裂损坏。
4、 点动电机,确定转向是否正确。
二、 起动与运行
1、 全开进口阀门,管闭吐出管路阀门;
2、 接通电源,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后,再逐渐打开吐出管路上的阀门,并调节到所 需工况;
3、 注意观察仪表读数,检查轴封泄漏情况,正常时机械密封泄漏为 3 滴/分,检 查电机、轴承处温升≤70℃,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处理。
三、 停车
1、 逐渐关闭吐出管路阀门,切断电源;
2、 关闭进口阀门;
3、 如环境温度低于 0℃,应将泵内液体放尽,以免冻裂;
4、 如长期停用,应将泵拆卸清洗,包装保管。
立式污水泵操作规程
该泵安装于污泥控制室,负责消化池的污泥投配。
一、 起动:
1、 起动泵及泵运行时,预热池泥位必须达 2.00M 以上。
2、 手动转动泵主轴,手感应轻松、连续、转动均匀,无明显卡滞振动感觉。
3、 打开进泥阀,并打开进泥管放气阀和泵体放气阀,将内部气体排出,到放 气口液体连续均匀后关上两放气阀。
4、 起动电机,观察电流变化及泵起动情况,到达规定转速后慢慢打开出泥阀 门,并调整到工艺要求的工况。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泵体不正常振动或电流达不到要求状况,则要及时停泵,查 明原因,给予排除后再次起动。两次起动时间必须相隔 15 分钟以上。
二、运行:
1、 泵在运行时操作工应随时注意检查运行情况,如有不正常的振动、杂音、空 转应及时停泵检查。不平稳的运行将严重损坏机械密封。
2、 绝对避免泵空转, 以免损坏橡胶轴承, 并应避免长时间在关闭出口阀门情况 下运转。二、 停车:
1、 关闭泵出口管道阀门和泵进口管道阀门。关闭电源,停止泵的运转。
带式压滤脱水机操作规程
一、准备:
1、 检查压滤机、空压机、气动系统油雾器、冲洗泵、污泥输送螺杆泵、絮凝剂输 送螺杆泵等设备的润滑及油面情况,按规定进行润滑。
2、 合上控制柜门闸刀,并依次按下报警消除和报警复位按钮。
3、 按下空压机起动按钮,空压机开始工作。检查空压机工作情况。到控制柜上气 压过低报警灯熄灭为止。
4、 按下报警复位按钮。
5、 按下运转按钮,运转指示绿灯亮,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。
二、絮凝剂制备:
1、 在絮凝剂搅拌桶内加入清水,到淹没搅拌器叶轮后开动相应的搅拌器。
2、 根据浓度要求,加入适量的絮凝剂,并继续加水到所定高度搅拌规定的时间。
三、开机:
1、 打开冲洗水泵进、出水阀门,污泥泵进泥阀,絮凝剂泵进口阀。
2、 打开压滤机气动柜上滤带张紧旋钮,并分别调整上、下滤带张紧压力(上带 40~50Pa,下带 35~45Pa) 。
3、 依次开动冲洗泵、污泥进料布料器、压滤机、絮凝剂计量泵、污泥计量泵,根 据进料情况及工艺要求,调整搅拌、进料及带速。
四、运行过程:
1、 操作工必须对压滤机生产情况进行监视,并根据进泥情况、絮凝情况和出泥质 量及时调整各部分工作状态。
2、 操作工必须随时注意压滤机运转情况:
①整机运转是否正常,自动纠偏是否有效,有无异常杂音和气味。
②空压机供气压力(5~8 ㎏/㎝?)是否正常,运转有无异常。
③冲洗水供水情况是否正常,滤布冲洗效果。每天定时刷洗上、下滤布冲洗喷管。
3、 工作中如出现意外情况(如硬质杂物进入污泥泵或滤带、不能自动纠偏等) , 操作工应迅速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式急停拉绳,排除危险后按起动顺序重新起动。
4、 工作中如出现报警、 停机, 操作工可先解除报警报铃, 然后查明原因排除解决, 再按下复位按钮后重新起动。如车间自己无法解决,应立即报告生产科采取措施。
五、停机:
1、 停机时首先将污泥计量泵和絮凝剂计量泵调整至最低转速,并关闭该两泵。
2、 压滤机继续运转至机内污泥全部排出,滤布全部冲洗干净后,调低滤带速度及 搅拌速度至零后依次关闭搅拌器、污泥进料布料器、压滤机、空压机,放松上下滤带。
3、 切断整机电源,关闭冲洗泵、污泥泵进口阀。
4、 按规定保养整机并填写工作记录。